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寧德時代一礦停產 讓全球鋰市場"心慌"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全球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的一個鋰礦已停止運營,這給鋰市場帶來了沖擊,但並未消除生產過剩的風險。


全球最大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(CATL)8月11日星期一確認,其位於中國東南部宜春的鋰礦因采礦許可證到期而暫停運營。

法國世界報周二特別關注了這一事件,因為,這座礦可不是路人甲,單它一家的產量就占全球約6%,是全球鋰供應鏈的“大塊頭”。消息傳出,國際鋰價當日收盤飆升8%,多家國際礦業公司的股價也跟著“心跳加速”。事實上,這座礦早已是市場焦點,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早就在追蹤這座礦的命運了,因為此前已有傳言說,中國政府可能不給這座礦續發許可證了。


截至2024年,寧德時代掌控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35%到40%的份額,為特斯拉、豐田、寶馬以及大多數中國車企供貨。鋰雖然不是稀土,但是,手機、電腦、電動車電池都離不開它,在全球能源轉型中,它的地位就像是“新石油”。宜春礦帶的鋰儲量龐大,當地各個礦的合計產出占中國鋰供應的四分之一、占全球鋰供應的12%。近年,大批中國電池企業在宜春扎堆投資200多億歐元,形成礦山—精煉廠—超級工廠的一條龍布局。

其實,中國的鋰儲量並非世界第一,澳大利亞、智利、阿根廷才是鋰礦的“礦霸”。但中國在精煉加工方面一家獨大,掌握著全球60%的鋰精煉產能,把原礦變成碳酸鋰、氫氧化鋰等關鍵材料,牢牢卡住供應鏈的咽喉。

同時,中國非洲拉美積極布局礦權,與美國等國“搶礦”,國內的青海、西藏鹽湖也在加速開發,但伴隨著環境與社會矛盾。2024年初,四川雅江保護區發現了百萬噸級新礦床,這個新礦床幾乎和大熊貓是鄰居;7月份湖南又發現了大型的鋰礦。中國頻現新礦,讓中國的鋰儲量躍居全球第二,僅次於智利,但也加劇了“供大於求”的擔憂。


近年來,鋰市場的價格猶如“過山車”

也因此,近年來,鋰市場的價格猶如“過山車”:2022年價格飆到天花板,2023、2024年卻斷崖式下跌,不少新礦剛開工就虧損。高價時期,礦企瘋狂擴產,買家囤貨投機;可全球電動車電池需求自2023年起因通脹、經濟疲軟、電動車購買補貼削減而降溫,供需矛盾立刻反轉,價格應聲暴跌。




分析人士認為,此次寧德時代宜春礦停產,很可能是北京出手調節行業“內卷”的信號,制止價格戰式競爭:大家拼得頭破血流,價格戰打到筋疲力盡,卻沒人真正發財,企業賺不到錢,消費者也沒有得到太多實惠。習近平多次批評這種無序競爭,呼吁向高質量發展轉型。但業內也提醒,一座礦的停產不足以消化龐大的過剩產能;如果9月底之後宜春其他鋰礦也受到影響,也被波及,鋰價才可能持續走高。

國際市場也在觀望,畢竟,鋰不僅關乎新能源車,還涉及 儲能、電網和電子產業。有人擔心,寧德時代宜春鋰礦的停產事件可能成為中外鋰資源博弈的新節點;也有人樂觀,認為這是周期調整的自然結果。

換句話說,鋰市的這一波行情究竟是“虛驚一場”還是“礦難中的商機”,還得看中國的下一步棋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8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81 秒